眾所周知,當前內(nèi)地投資者投資港股,最主要的渠道就是直接通過港股通購買港股的股票。今天,就讓我們來看看在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時,會涉及到的一些有意思的技術(shù)細節(jié)。
正所謂“投資不僅需要宏大敘事,也需要無數(shù)細節(jié)”,缺乏細節(jié)的投資者,在投資中是容易吃虧的。希望這里探討的技術(shù)細節(jié),能讓投資者更多獲利。
港股通股票和非港股通股票比較
目前,港股通的范圍沒有擴大到所有港股。因此,投資者在使用港股通時,難免會思考一個問題:這種限制對投資有何影響?
對此,我曾經(jīng)花了不少時間,研究了港股各種股票的情況,對比了港股通標的和非港股通標的。簡單來說,有以下幾條結(jié)論:
一、大型和優(yōu)秀的公司,絕大多數(shù)在港股通中。因此,通過港股通投資,可以滿足至少90%左右的主要投資需求。
二、非港股通股票的質(zhì)量,平均來說,比港股通股票要差不少。尤其一些財務(wù)非常薄弱,甚至有老千股股票嫌疑的公司,大多數(shù)都在非港股通股票中。
三、有一部分資質(zhì)不錯的公司,不在港股通范圍內(nèi)。而且,由于這些公司不能被內(nèi)地資本購買,它們的估值往往更低。
總結(jié)來說,港股通的范圍限制,確實會讓最優(yōu)秀的投資者少賺一些錢,但是也會讓很多投資者躲避港股中的坑。
同時,對于有在港資金的投資者,他們有在非港股通股票中“撿漏”的機會,但也多了許多“掉到坑里”的風(fēng)險:風(fēng)險和收益可以說都成比例上升了。
股票被踢出港股通的風(fēng)險
港股通有限投資范圍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,當投資者購買股票以后,如果股票被踢出港股通,那么投資者就會面臨“不能加倉、不能攤薄成本、只能賣出”的尷尬。
而如果這種尷尬,再疊加一個上市公司低位私有化,那么體驗感就會很糟糕:雖然看對了標的,也做到了長期持有,甚至準備逆勢補倉,但是股價到了低位不能加倉,最后還給低價私有化了。
正因如此,投資者在通過港股通購買港股時,一定要考慮股票被踢出港股通的風(fēng)險,一定要考慮低價私有化的風(fēng)險,而且盡量要分散投資,以防上述兩項判斷有所失誤。
通過交易解決分紅時效問題的利弊
不同于A股,當前港股企業(yè)分紅,到賬的速度往往很慢。投資者經(jīng)常會發(fā)現(xiàn),在股票除息日以后,要1到2個月,分紅的現(xiàn)金才能到賬。
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方法,是在除息日前一天、也就是股權(quán)登記日,把手上的股票賣掉;然后在第二天,再以除息以后的價格,把同樣的股數(shù)買回來。
如此,得到的價差,在理論上就等于股票分紅。
對于費用而言,坐地收息必然會導(dǎo)致股息稅,這是一個確定的成本。而通過交易價差提前收息,則會帶來港股通換匯損失、手續(xù)費、印花稅、各項其他稅費、交易波動等各項成本。
至于二者孰優(yōu)孰劣,其實很難評價。簡單來說,對于股息率越高、波動率越低、成交量越大的股票,通過交易提前得到分紅就越有利,反之則坐地收息更有利。
港股通交易中的換匯問題
港股通會給投資者帶來的一個隱型成本,就是在每次交易時,投資者都需要換匯。而對于香港本地的資金來說,則沒有這個麻煩。
簡單來說,當投資者通過港股通買入股票時,人民幣會自動兌換為港幣;反之則港幣會自動兌換為人民幣。
而由于港幣與人民幣的買賣價格之間,會有一個微小的價差,因此每次交易,投資者都會承擔(dān)這個價差。
一般來說,這個換匯價差并不大。以2025年7月18日深交所公布的深港通數(shù)據(jù),結(jié)算匯兌比率中的買入(港幣)價為0.91541,賣出價為0.91539,價差實在很低,不需要特別關(guān)注。
不過,當國際外匯市場劇烈波動時,這個數(shù)字則會大幅上升,值得投資者注意。因此,在通過港股通交易時,如果買入時機等得起,那么投資者可以考慮避開國際匯率大幅波動的時期,如此更為有利。
當然,在絕大多數(shù)情況下,考慮到股票預(yù)期收益率巨大的波動方差(做得對可以賺幾倍、做錯了可能賠上百分之幾十),因此,為了外匯市場巨幅波動時增加的一些匯率成本,就刻意改變股票交易時間,似乎也并不明智。
通過融資融券解決賣出港股買入A股的時效問題
最后說一個小技巧,就是在港股通賣出股票以后,如何當時就能買回A股股票。
目前,港股通的制度設(shè)置,是賣出港股以后,需要等2個交易日以后資金才可以買入A股。對于瞬息萬變的股票市場,2個交易日實在有些太長了。
那么,如何在賣出港股以后,當時就能買入A股呢?我們可以巧妙地借助融資融券制度。
簡單來說,如果投資者擁有一些A股作為融資融券的抵押物,那么他就可以在賣出港股的同時,用融資融券在A股買入最多等金額的A股股票。
然后,等2個交易日以后,港股通的資金回到A股,再用這筆錢把A股融資的金額還上。
如此,等于利用融資融券資金做了一個資金過橋。而由于之間只間隔2個交易日,股票價格波動的風(fēng)險不大,因此使用融資融券資金做過橋?qū)е翧股賬戶加杠桿,由此帶來的波動可能導(dǎo)致爆倉風(fēng)險,也非常小。
如此,投資者就可以完美實現(xiàn)港股通股票和A股股票的無縫對接,代價僅僅是幾天的資金成本而已。
以上,就是我們在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時,會遇到的一些技術(shù)細節(jié)。掌握這些細節(jié),就能讓投資者更好地在投資中獲利。
作者:陳嘉禾 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
(本文內(nèi)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)